多伦多林西河堂成立一百年缅怀林则徐
【来稿/林达敏】19世纪末20世纪初,列强来到中国为非作歹,军事占领,制造和煽动分裂,榨取大量战争赔款,以致政府不得不苛捐杂税,农村破产。大量农民,为了躲避兵匪和贫困,无奈漂洋过海。有些来了加拿大,既无国力作为后盾,又无经济基础。风俗不同,言语不通,还值排华时期。他们迫切需要以人为本,互相扶持的组织。于是,“多伦多林西河堂”成立了。今年刚刚一百周年。
中国人以家族为中心,以血缘分亲疏,是世界上最注重宗亲文化的民族。宗亲文化给人归属感、认同感,使两个来自相隔千里,素未谋面的同宗,一见面就有好感和互相信赖。孙中山先生说这是团结国人的巨大力量。林姓自太始祖比干以来四千年,“忠孝传家”,开枝散叶,孕育出了无数优秀儿女,其中最为人熟悉的,首推林则徐(1785-1850), 他因为主张严禁鸦片和抵抗列强的侵略,有“民族英雄”称誉。
贫苦童年
林则徐,福建侯官人(今福州)。“则”是仿效的意思。“林则徐”就是“姓林仿效姓徐”。为什么?姓徐的又是谁?事缘他出生那天,父亲宾日公外出买龙眼给夫人补身,回来时遇到暴雨。刚巧那天福建巡抚徐嗣曾外出巡视,归来时叫随从的人分散避雨。他自己站在一屋檐下。宾日公 回家见到门口站着大官,马上要跪拜。徐大人说:“不必了,你今天为大清国生了子民,不定他将来会成为栋梁之才呢!” 宾日公对徐大人的谦虚十分感动,希望儿子将来能像徐大人一样,就替儿子改了名“林则徐”。
林则徐不是名门望族或豪门权贵出身。晋朝东迁,八姓入闽。林则徐是他们的后人。他先人在宋朝中过进士,但是宾日公上溯四代,都没有功名。宾日公中了秀才之后,因家贫无法再考,只能做私塾老师,他后来虽做了书院院长,但这是林则徐中举之后的事,所以林则徐年少时家贫。宾日公生了三个男孩,长子夭折,林则徐是老二,还有八个女孩。林则徐有桌子可以读书,母亲则带着众姐妹做女红和剪纸,直到鸡鸣。他上学就拿去寄卖,晚上拿钱回家。有时他想帮忙,母亲就骂他:“男孩子理这些琐事做什么?你要读书扬名才对!”因为早年生活在社会下层,他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感受。
中国传统文化,青少年喜以历史人物为偶像。故此林则徐从小就崇拜岳飞、文天祥和于谦。热衷于经世致用之学。今天的青少年以刘德华、郭富城、周杰伦为偶像,使人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优美的一面已经失落。
林则徐的先世在莆田,迁福清又再迁福州,因此他对莆田特别有感情。他寒微时,曾在莆田半年,期间考据了妈祖的事迹。他对妈祖“立德行善”的教诲的十分钦佩,一生拜妈祖。他所到之处,必定先到天后庙拜祭,如果破落,他就组织重修。根据他的日记,他曾拜祭天后庙四十多次。
官运亨通
林则徐十三岁中秀才,二十岁中举,但二次殿试不果。只能自己开办私塾。福建巡抚张师诚招他入幕,协助起草文书。他26岁时,又再上京殿试,得到二等(二甲)进士第四名,分派到翰林院。他做过编修,国史馆协修。他不喜欢京城纸醉金迷的生活,也不喜欢官场的交际应酬,因而主张“交游以少为妙”的处世准则。十年后,他外放到浙江、江苏、陕西、湖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做过盐运使、按察使(检察长)和布政司(民政及财政厅长),所到之处,禁鸦片,兴水利。道光皇帝赞他“官声颇好”。一次鸦片战争,使他留名青史。
不是烧烟,是销烟
鸦片战争的远因是茶叶。茶叶原产中国和印度的阿萨姆(Assam)。阿萨姆人把茶叶晒干冲水,加奶和糖,但他们不懂得烘焙,茶叶不烘焙不香。17世纪,茶叶经印度传入英国,因运费昂贵,最先只有贵族享用,但很快就传遍民间。当时咖啡商大肆宣传,说茶叶乃邪教的人所种,喝了会中邪(一笑!)。锡兰本来种咖啡,但1869年咖啡树因爆发了菌病而失收。有英国商人从中国移植茶树试种,效果极好。其中有一人名立顿(Thomas Lipton),他的红茶现在风行全世界。印度从云南聘请工人,才学会烘茶的技术。到了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,印度和锡兰茶在英国的销量,才超过中国茶。
英国以白银为货币,因从中国购入大量茶叶,造成白银外流,经济萎缩。中国也是以白银为货币。明朝时,中国曾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。政府的纸币“大明通钞”没有人用。民间买东西时,带一块银,剪刀和小秤,要付多少银,就剪下用小秤称一称。首辅张居正,索性承认民间的方法,以银为货币,并以铜钱为辅币。清朝入关后,因他们是游牧民族,没有统治庞大帝国的经验,把明制照单全收,沿用其制,就是把白银打成一条长型,两端半圆,拥有者可在上面盖章。碎银用秤量其轻重,每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200元人民币。铜钱为一块圆形,中间有一方洞,用绳串起来,比价固定在一两银子折合铜钱一千文。老百姓平时用铜钱,大宗买卖和缴税时用白银,由政府铸成银锭,存于“太仓”。鸦片战争之前,全世界产生的白银,有一半流入中国,给政府“窖藏”起来。
英政府为了堵塞白银外流,向中国输出印度棉花,但效果不佳,因为美国和埃及都出产,因此授权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(Bengal)种鸦片。广东俗语“他去了孟加拉”,意思是他去了很远的地方。鸦片的制成品,在加尔各答拍卖给散商,至于散商把鸦片如何处理,英国政府不过问。英国人以道貌岸然著称。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都不承认他们向中国出售鸦片。
鸦片源自希腊,经土耳其和阿拉伯于公元7世纪隋朝传入印度和中国,最先只是用于治疗呕吐、腹泻、失眠和止疼,到明朝才有人吸食。雍正时已明令禁止鸦片,但没有严厉执行。那时也有五口通商,但乾隆停止,只限外国人在广州透过十三行和中国贸易。鸦片商大部分是英国人,有1/3是波士顿的美国人。他们与官吏及十三行勾结,把鸦片走私入中国。最大的散商是渣甸洋行(Jardine Matheson),后改名为“怡和洋行”。创办人渣甸(William Jardine)本来在鸦片船上做医生,发现卖鸦片比做医生好赚,于是在广州和爱丁堡大学的校友,东印度公司职员马地臣(James Matheson)合伙,以“基督教精神”成立贸易公司,目的是向中国贩卖鸦片。两人“得道”之后,就把怡和洋行贩卖鸦片的记录全部毁灭,洗白自己。
渣甸有一次在广州遇到一个中国人,那人不喜欢“鬼佬”,用木板打他的头,他若无其事,继续工作。在广州有270洋人,给了他外号“铁头老鼠”,而英文叫不三不四的人做老鼠。美国鸦片商有名华伦·德拉诺(Warren Delano)。他写家书说道:“鸦片贸易是公平、光荣、合法的生意,与进口酒到美国无甚分别!”他的外孙是富兰克林·德拉诺·罗斯福。就是领导美国度过大衰退和二次大战的小罗斯福总统。
鸦片泛滥,不仅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,富者变贫,贫者男盗女娼,还在经济方面导致白银的外流,使清廷财政枯竭。道光时期,禁鸦片的呼声日益高涨。他命各地将军、督抚上书各陈己见。湖广总督林则徐上密折,内有名句:“鸦片不禁,几十年之后不但将无可御敌之兵,而且将无可充饷之银。无兵无饷,国将不国。”道光命林则徐,进京,八天八召,特任他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。他在广州官用的天字码头下船。欢迎他的民众人山人海。美国不卖鸦片的商人亨特(William Hunter)当时也在场。他记下了林则徐的形象:“气度庄重,表情相当严厉,身材肥胖,上唇浓密的黑短须,下巴留着长须。看来六十岁左右。”
林则徐初到广州时,水土不服。有人从王老吉药店买了一剂凉茶。他喝后就好了。他登门拜访,提议把凉茶煮好,给客人随到随饮,并送了一大铜炉。风行广东的王老吉凉茶店,实源于此,大铜炉亦流传至今。
林则徐传言十三行商,令他们传消息给外商,限三天内交出所藏鸦片,并具结保证今后不再带鸦片来华,如有发现,货尽充公,人即正法。英国驻华公使及广州商务专员Charles Elliot要求鸦片商把鸦片交给他转交,以此故意制造外交事件,作为将来侵华借口,他改了中文名渣儿士·义律,不知道渣儿士有人渣的意思,不知谁协助他改的。他共收鸦片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,二千一百十九袋,共重超过一百一十万公斤,价值六百万英镑,他答应以后由英政府赔偿。可笑的是,这些货名义上都归维多利亚女皇所有。忽然之间,她成了世界上藏毒最多的人,比现在的哥伦比亚毒枭还要多。
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,新历1839年6月3日,林则徐在虎门“销烟”。很多人都以为是“烧烟”。烧这么多的鸦片,产生的毒烟,吹到广州,还不把广州人全毒死?事实上,他首先叫士兵在海滩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水池,后有水沟前有闸门。池底铺石块,四周钉木板。那天林则徐先祭海,祈求把水中鱼虾赶走。然后从水沟放水到池中,再撒盐。制成的鸦片是球状,士兵把鸦片切成四瓣,在盐水浸半小时,再撒石灰,使池水沸腾起来。潮退时把闸门打开,使它流入海中。这样过了二十三天,才把鸦片全部销毁。
之后,林则徐写了二封信给维多利亚女皇,要求禁止英商来华走私鸦片。该信由一英国船长带送,外交部拒绝收信。林则徐有把信译成英文刊登在伦敦泰晤士报。女皇并没回信。林则徐驱逐鸦片商。美国人都回去,没回来。义律带着战船、商船离开广州,在九龙湾遇到广东水师的战船。为了试探林则徐禁烟的决心,义律下命开炮,但为中方击退。“九龙之役”可说是鸦片战争的前哨战。林则徐知道英方必回来,那时中国已实行海禁近五百年,并没有正式的海军。他为正义而备战,买了英国的商船,改装为战舰,招募三千水上人家(昼家人),训练为水勇,还购买洋炮,在虎门周围布防。
鸦片战争
“铁头老鼠”渣甸回到英国,游说政府对中国开战。之前,英国在乾隆八十岁时,派了七百人的代表团,以“补寿”为名,要求通商。乾隆的回复是:“其实天朝……种种贵重之物,梯航毕集,无所不有……然从不贵奇巧,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。”他还停止了五口通商。嘉庆时,英国又派了代表团来,但嘉庆不接见。从那时起,英国朝野就有向中国开战打开市场的声音。拿破仑曾说:“将来世界上只剩下两个超级强国,美国和俄国。中国是沉睡了的巨人。不可以打它。打它只会使它苏醒。中国苏醒,世界震动。”
那时英国已经历工业革命,有了蒸汽机,生产过剩,极需要新的市场。资本家认为中国这么大,只需要每个中国人把长袍和裙子加长一寸,足以令英国的工厂开工三十年。他们支持开战打开中国市场,但并不是为了卖鸦片。这是一场完全由资本家发动的战争。英国人民到今天仍反对。当时传媒、教会都反对。泰晤士报称之为“鸦片战争”,其名实始于英国人。英国有报章说“林公是中国的好总督,有血性,有才气。”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院在林则徐去世之后,为他夫妇立像。
渣甸退休后,回到英国,建了一座堡垒。他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,在港英时期,香港最大的雇主是政府,第二是怡和洋行。事实上渣甸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毒枭。直到今天,英国所有的名人录都不记载他。香港总督宝灵(John Bowring)说: “(林则徐是)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,在中国,可以说林则徐是该国人民的缩影——那个庞大帝国的舆论集中表现在这个人身上。他是中国的一位理想的爱国志士。他是圣人,而且是万圣之圣。他把自己的智慧同传统的智慧结合了起来,(是)中国爱国志士的骄傲,(他)太伟大了,不会被人遗忘,(林则徐)忠诚地、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。”
英国国会有522席,经过三天三夜的激辨,以九票之差,通过派出英印远征军,印度出兵1/3, 由南非好望角海军司令乔治·义律带领。他是渣儿士·义律的堂兄(下简称义律堂兄),因此鸦片战争有二个义律,史料经常混淆。旗舰是康华利号(H.M.S Cornwallis)。康华利是英国海军上将,曾带兵镇压美国革命。此舰于1813年在印度孟买下水,有74门大炮,全船用柚木建成,非常坚固,但在英国海军中只属三等战舰。此船后改为机动战舰。十九世纪末,它改为英国肯德邵(Kent)Sherness海军基地的浮动码头,最后又改建成基地里的货仓。它服役144年,直到1957年才拆毁,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国耻。
远征军有军舰16艘,包括炮舰、巡洋舰、三艘火轮、一艘医院船和540门大炮,兵士四千余人。印度参与的部队为第49孟加拉联队。孟加拉工兵团、马特拉斯工兵团。所有关于鸦片战争的电影,英方士兵全部是英国人。实际上有很多印度人。
英军知道广州有布防,封锁了珠江口,就北上打厦门、舟山定海和大沽口。英军的基本装备,是每人毛瑟枪(musket)一枝,中方是每人马刀一枝。英方大炮的射程是十里,中方是一里。这是一场武备悬殊的战争。他们对定海猛烈炮轰,只用九分钟就打了下来。他们到大沽口后,道光觉得京师受到威胁,派直隶总督耆善“招抚英夷”。耆善送去酒食,要求英军退回广州,说只要他们回去,什么都好办。英方说山海关有很多名胜古迹,有些士兵想去“观光”。山海关的守将强烈回应:“要害重地,不得观光。”
道光认为林则徐处理不当,导致战争,有“误国痛民”之罪,把他撤职,但要他以带罪之身留在广州协理夷务。林则徐是冤枉的,英国酝酿打中国已几十年,他们不用林则徐销烟为借口,以后也会用别的借口,中英这场大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。耆善代替了林则徐。他与义律堂兄签署了“浅鼻草约”,内容包括赔款与割让香港。义律堂兄认为香港是华南最深港口,可停泊商船和战舰,可作为日后英国扩张在华势力的滩头阵地。清朝宗法,皇帝割地,不得进太庙。道光因此未有批准“浅鼻草约”。
英国认为义律堂兄不应拿香港这幺小的地方,把它革职,由砵向乍(Henry Pottinger)代替,兵力增加到两万三千人。英国海军陆战队1841年1月25日在水坑口登陆,占领了香港,并设行政长官(Administrator),由义律担任,直至“南京条约”,中方才追认英国在香港的主权,英国改行政长官为总督。香港上环有水坑口街,英文名为“占领街”(Possession Street),确认英军在此登陆。首任港督是砵甸乍,香港有砵甸乍街和砵甸乍山。香港人叫砵甸渣为兵头,称总督府花园为兵头花园,至今仍游人鼎盛。
砵甸乍攻陷了广州、厦门、镇海、上海、南京、镇江。镇江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界之处,英方威胁切断东南各省运往京师的兵食,中国求和。镇江有甘露寺,是三国刘备和孙权妹妹相亲,孙权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的地方,寺内有铁塔一座,建于唐代,英军要把铁塔运往大英博物馆,幸好铁塔根基稳固,不能移走才作罢。
1842年七月,中英双方在停泊在南京的康华利号,以“浅鼻草约”作为监本,签署了“南京条约”,内容包括:恢复五口通商,英方设领事馆、割让香港,赔军费2100万两,其中600万为赔偿林则徐所没收的鸦片。道光签署条约时,终夜不眠,长嗟短叹。他不明白英国这幺小,这么远的国家,为什么能来打中国。他把林则徐放逐到伊犁以功赎罪。“南京条约”之后,列强纷纷仿效,强迫中国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。
启蒙先师
林则徐觉得中国自以为5000年来的文明最好,不肯改革,于今不得不取法于人。他去广州上任时,带了四名通事(翻译),其中两名是马来亚华侨,他自学而略懂英葡二语。在广州时他组织翻译外文书报,介绍各国情况。他把英人慕瑞的“地理百科全书”(Hugh Murray: An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)部分译成中文,卂六十万言。在去伊犁的途中,他把草稿交给了初出茅庐时在北京结识的朋友魏源,出版为“海国图志”。此书是当时探究域外智识的集大成。对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的作用。林则徐在中国启蒙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。
开垦伊犁
伊犁将军要林则徐协助开垦。他引天山雪水到吐鲁番,开了六十度井,在地下联接起来。当地人称之为林公井。他认为英国是小事,对中国为害最大的必是俄罗斯,著有“俄罗斯国纪要”。果然他死后不足五十年,俄罗斯吞并了整个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。因他在伊犁干得不错,过了三年,道光又再起用他为陕甘总督、云贵总督。在云贵总督任内,他的夫人去世。他扶柩回乡,并以病告老。他外父是进士,父亲是秀才,两家并非门当户对。但他年少时外父言他必定有大成,把女儿许配给他。他因感恩,终身不纳妾,夫人去世后有再婚。
鸦片商买凶毒杀
咸丰元年,林则徐66岁。咸丰任他为钦差大臣,往广西镇压天地会。 当时洪秀全准备在广西起义,天地会支持。“天地会”是洪门的一支,是明末清初的民间秘密结社,以反清复明为宗旨。孙中山十次起义,抛头颅、洒热血者,多为洪门中人,可说是忠义千秋,功盖日月。
林则徐出门时,肚泻不止。要特制卧轿。他到了潮州澄海,知县对他说:“这儿没有好的医生,普宁有名医,你可去那边。”到了普宁后,医生说已经太迟,只可尽力而为。不久他就死去,普宁人罢市哭巷。咸丰赦免他任内所有处分,并派代表致祭。
有认为林则徐是被他自己的厨子毒死。他在广州禁烟时,为了解十三行的情况,从那儿聘了厨师名郑发。广州的鸦片商知道他复出。而且回来两广,但不知他会弄什么把戏,就买通了郑发,在他的粥里放了巴豆汤。巴豆产于巴蜀,是泻药。根据“大清律例”,凡有人给毒死,家人报官,必须开棺验尸。他家人不忍,所以不追究,官府也就不了了之。林则徐的死因,为其六世孙女,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林岷所确认。
历史及民间形象
好在林则徐没有镇压天地会,否则他的历史和民间形象,都会大打折扣,他会成为受争议的人物,毁之则为元凶,誉之则为圣贤。但他为国家民族的奋斗,已足以弥补他的错误有余。
他的第五世孙林墨卿本在燕京大学读书,参加共产革命后,化名为凌青。他在韩战板门店谈判任秘书处处长。后来任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和安全理事会主席。香港回归时他写了一首诗:“粤海销烟扬国威,但悲港岛易英徽,国耻家仇今日雪,只缘华夏已腾飞。”
三百年来,中国纷纭多故。殖民主义者来到中国,经济控制、思想控制,使我们在生命、物质和精神,都付出沉重的代价。无论殖民主义带来什么好看的外表,他们所犯的罪行是无法弥补也无法忘却的。在中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紧要关头,林则徐坚决实行禁烟,抵抗外国侵略,还主张学习西方人文思想。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,有所爱,有所恨,有所怒。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,作为华人的凝聚力,把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建设得更好,让我们全世界的华人团结一致,共同迈进。正是“千古以来多少事,壮志未酬誓不休”。大家同心同德,秉承先贤之路,开辟一个更大更美好的新天地。